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,今年一季度,我市積極統籌和推進各方面工作,努力克服干旱帶來的不利影響,全市經濟在較高經濟增長、較低價格上漲的合理區間運行,經濟增長的速度、質量、效益、結構基本協調,呈現出又好又快的良好發展局面。初步核算,全市生產總值26.53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13.8%。其中,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.22億元,增長9.6%;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.86億元,增長28.6%;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.44億元,增長12.1%。
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。一季度,全市地方財政收入3.71億元,同比增長43.7%。全市土地增值稅增長188.5%、企業所得稅增長65.5%、土地使用稅增長58.0%、個人所得稅增長41.6%、城市維護建設稅增長36.3%。1—2月,列入財務統計的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89.06%,比上年提高42.59個百分點。實現利稅2709萬元,增長12.1%;實現利潤1322萬元,增長15.3%。一季度,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88.73億元,比年初增加25.12億元。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92.28億元,比年初增加10.04億元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80.08億元,比年初增加4.07億元。
民生狀況進一步改善。一季度,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5128元,同比增長18.2%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6.9元,同比增長21.7%。從收入構成看,各項收入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。其中,工薪收入增長24.8%,經營凈收入增長26.1%。新農村建設進展順利,農民收入穩步增長。一季度,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366.4元,增長18.2%。
價格保持溫和上漲水平。今年3月份,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2.7%;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.8%,拉動商品零售價格上漲的主要是首飾、油脂、糧食、水產品、燃料,分別上漲20.5%、7.2%、5%、4.2%、3%;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.6%,拉動農資價格上漲主要有農機用油、飼料、化學農藥,分別上漲10%、2.5%、2.5%。
投資需求快速增長。投資成為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。一季度,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.26億元,比上年增長66%,增速較上年加快42.4個百分點。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1.2%,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04%。
消費需求旺盛。一季度,全市消費品零售總額6.23億元,增長23%,其中批發業和零售業零售額3.68億元,增長17.2%;住宿業和餐飲業零售額2.40億元,增長35.6%。城鄉市場共同繁榮,呈現可喜局面。
出口需求快速增長。一季度,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626.43萬美元,增長27.1%。其中,出口1431.43萬美元,增長30.2%;進口195萬美元,增長7.6%,實現貿易順差1236.43萬美元。
農業生產穩定發展。雖然我市遭遇持續數月的旱情,但由于我市及時調整生產結構,大力倡導種植瓜菜、花生、番薯等耐旱型作物,農業依然保持平穩發展。一季度,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.25億元,同比增長9.6 %。
工業生產持續較快增長。一季度,全市工業總產值10.88億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17.7%。其中,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.62億元,增長18.8%。工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:一是輕工業增長快于重工業。其中,輕工業增長32.7%,重工業增長10.8%。二是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保持較高增幅。其中,商品混凝土增長50.7%、水泥增長19.1%、供水量分別增長9.5%、供電量增長8.7%。
旅游產業穩步發展。“三亞城市名片”征集活動效應逐步顯現、營銷力度不斷加大和整頓規范旅游市場等因素推動,我市旅游業呈現旺丁旺財的發展態勢。一季度,全市接待旅游過夜人數165.18萬人次,比上年同期增長25.2%。
第三產業增長勢頭良好,經濟結構不斷優化。一季度,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10.44億元,增長12.1%。其中,交通運輸倉儲郵政、批發和零售、住宿餐飲業分別增長3.9%、12.2%、 22.1%,F代服務業發展加快, 金融業、房地產業分別增長24.7%和16.6%.
|